每一个历史文化街区
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文化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挖掘和记录
提起历史文化街区,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及配套,它是展示与传播一座城市或目的地历史风貌、精神气质、商业及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和体验场景。当游客抵达街区,对一座城市或一个目的地的探索就开始了。
随着四新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传统商业的巨大变革,也有一大批商业古街区进入市场,历史文化街区这样的商业形态相比城市传统商业,在历史再现、文化创新、建筑改造、体验展示上具有更大的提升难度,需要在文化复兴的同时考虑商业经济价值和招商入驻。
因此,如何有效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创新活化历史文商形态,成为了当前非常热门的行业话题。
在老街复兴的道路上
大部分经营者总会有一些困惑
那么今天就跟着艾肯来聊一聊
这些年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踩过的雷!
问题1:
形象大同小异
历史建筑形态、体验产品、体验内容设计同质化严重,缺乏细节和巧思,游客容易审美疲劳。
问题2:
文化侧重外表
景区往往会把关注点放在建筑上,而疏于重视内在文化价值与故事系统的打造,历史文化不应该成为历史文化景区的捆绑,而是要发挥想象的翅膀,将其转化为可观可体验的细节内容。
问题3:
商业来者不拒
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缺乏特色的原因不是没有商业,而是商业太多太杂,缺乏系统的招商策略,往往一上来就想着如何招租和现金回流,忽略了商业街的市场定位、品牌标签、业态组合和盈利模式等顶层设计思考,一方面使整体街区的品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失去长期的经营主动权和品牌号召力。
问题4:
营销方式单一
现在的营销大部分比较单一,都以一些传统的节庆活动展开。但随着社群经济的崛起,市场营销早已进入到共创阶段,如何通过体验内容、营销话题去捆绑与激活社群,多方联动共同发力,让社会各界人士来参与街区共创与发展,才有可能形成街区更强的商业与文化流量。
△ 营销传播亮点:故宫联名营销
新消费、新体验趋势下,文化街区如何做出特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呈现形式和旅游者日新月异的旅游需求之间的差异逐步扩大。人们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希望与目的地有更深入的交流、获取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体验和文化体验的期待日渐强烈。
新的消费结构也促使我们对体验场景有了更多维度的探索。艾肯也选取了三个优秀案例推荐给大家:
1、沉浸式互动
eg:宽窄巷子——沉浸于一场动情的穿越
宽窄巷子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沉浸式体验场景的创意打造,“宽巷子”展示的是成都本地生活文化;“窄巷子”打造独特的院落文化;“井巷子”砖文化串通古今。立足老成都的文化基础,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巧妙设计了一系列类似浮雕墙、雕塑、景观小品等能和游客交流互动的元素,通过艺术手段创造了一个老成都生活的体验场景,当游客深入其中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在宽窄巷子中穿越到了过去的成都生活。
小雕塑里的大文章,雕塑小品结合在地文化,让游客身临其境有所感思。
2、个性化体验
eg:王屋山山海幻境夜游产品——惊艳于一场奇幻的冒险
王屋山山海幻境夜游产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艾肯跳脱出玻璃栈道、摔碗酒、实景演出等同质化的产品形式,以“文化 流量”形式,溯源文化,科技创新,利用山海经文化背景塑造王屋老街新ip故事,打造特色体验产品更新王屋老街硬件设施,通过兼具教育科普、艺术感化的精彩内容,满足游客不同精神需求,让文化融入产品,用文化撬动价值,沉浸式的灯光演绎、山海经神兽的艺术装置让本土神话焕发全新魅力,处处有新意,转角有惊喜,让游客如同置身于一场穿越亘古的奇幻冒险。
3、主题性活动
eg:杨浦滨江——见证起一个时代的重生
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杨浦滨江有着大量的百年工业遗存。活化工业遗存,激活片区生命力是杨浦滨江改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创新活化原有的18个工业遗存点,让游客在游历中感动于其中的小设计和小巧思,杨浦滨江还会不定期举办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国际创新论坛活动等,跨界整合各行各业艺术家资源为杨浦滨江的创新发展献言献策。
杨浦滨江的改造既是过去历史的重生,也是未来发展的再启程。
打造沉浸式互动、个性化体验与新颖的产品场景,是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几个思路,老街新生与可持续经营的背后其实是一套更加系统的品牌战略逻辑的有效贯彻,讲好故事,并且完成从内容共创到体验设计,再从体验设计到激活消费的闭环。
历史文化休闲街区的品牌化发展任重而道远。拥抱新思路,创造新体验,品牌赋能老街新生,共赢才是硬道理。
——
30多年艾肯中国一直坚持去做文化的挖掘和品牌的输出,我们希望能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深入浅出的传递给旅游者,让他们能消化、能体验、能感受。
艾肯中国也希望各大历史文化街区都能脱掉历史文化的包袱,勇于打破厚重历史和旅游者之间的区隔,让新时代的年轻人自愿为老街打call。
注: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删